English

价格波动 扩大内需政策的必然反映

怎样看待钢、油、棉价格波动之四
2000-06-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邓敏 我有话说

今年以来,国内市场上的钢材、棉花、原油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波动。这三种产品属于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其后续生产链条长、关联度大、影响面宽,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涨价现象,这种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为此,记者走访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

吕政认为,近期钢材、棉花、油价的上涨并不是价格的异常波动,而是属于一种正常情况。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钢材、棉花、原油及其制品价格的上涨是近年中央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刺激了以钢材、棉花、油为代表的投资品的需求,扩大内需的政策作用首先在这三种重要的原材料价格上反映出来。

其次是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钢材、棉花、原油市场基本上已经与国际接轨,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国内的市场价格。如近期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一度从12、13美元上涨到30美元一桶,这当然会使国内油价产生一定的波动。而且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使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纤维价格平均上涨了25%,许多纺织企业为降低成本,将化纤原料改为传统的棉花,这便促使了棉花价格的上扬。

再次,近期价格的上涨也是对过去两年因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的价格扭曲的矫正。吕政说,过去几年由于国内需求不足,导致钢材、棉花的价格几乎降到了成本以下或刚刚能够维持成本。如钢材价格已经降到了大中型钢铁企业成本的临界点,棉花价格从每担780元降到380元。谷贱伤农,棉贱也会伤农。价格过低,损害了生产者的利益,使许多企业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稳定。他认为,现在价格的回升只是对市场的矫正,使价格恢复到较为合理的水平。

最后,美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建筑业、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的增长,东南亚经济的复苏使我国一般性产品的出口逐渐扩大,这些因素都对市场价格的上扬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吕政认为,近期钢材、棉花、油价的上涨,对于拉动需求,改善企业生产状况有积极作用。价格的上涨,可以增加企业盈利,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对于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具有促进作用。

然而,短时期的价格上扬也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价格上涨会使一些本该淘汰的小钢厂、小炼油厂死灰复燃,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会使一些人产生片面认识,认为会出现新的一轮涨价周期。

吕政认为,钢材、棉花、油价的上涨不会长期持续下去,不可能出现1993年以前那种通货膨胀情况下的价格飚升。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工业生产供给能力强,许多企业的生产能力并未满负荷运转,现有库存仍能保证市场供应。再加上国内市场已同国际接轨,若国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扬,可以从国外进口,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从需求关系来看,影响钢材、棉花、石油价格的相关因素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如影响钢材价格的成套设备制造,汽车、建筑行业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未出现超常增长,也没有出现需求过旺的势头。而国内纺织品行业产品积压、供大于求的局势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影响成品油价格的国内汽车保有量增幅并不大,其年增长率平均保持在5%-6%左右,而与原油有关的化学纤维也只是在某些品种上出现短缺,化肥仍然供大于求。因此,价格的上涨不会产生连锁反应。

吕政认为,在转向市场经济以后,价格的波动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同时政府在转轨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和调节的经验,国家有能力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使重要产品的价格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钢材、棉花、油价的上涨不会成为导火索,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